描写“做饭”的好词好句

浏览次数: 有用:

000.jpg

描写做饭的词语

  1. 蒸饭、焖饭、红烧、清炖、菜肴、诱人
  2. 兴冲冲、香喷喷、白生生、热腾腾
  3. 急于求成、心急火燎、不知所措、情急生智、不慌不忙、慢条斯理、香气扑鼻、色香味美、细嫩爽口、鲜香醇厚、汤鲜味美、鲜美可口、老少皆宜、大显身手、美味佳肴、噼里啪啦、翻来覆去、熊熊大火、大功告成、
  4. 吃衣著饭(著:穿。指贫家卖米制衣,又典衣买米做饭。形容生活贫苦或安排不当。也比喻怪异的医疗方法。)
  5. 炊粱跨卫(卫,驴的别名。用高粱做饭,骑驴子代步。形容简朴的生活。)
  6. 炊沙成饭(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7. 臼中无釜(臼:石制的舂米工具;釜:锅。已经没有锅了,只能在石臼中做饭。比喻妻子已死。)
  8. 冷灶清锅(锅灶都是冷的。形容没吃没喝,无法做饭,生活贫困。)
  9. 埋锅造饭(造:制作。在平地上挖灶安锅做饭。)
  10. 买米下锅(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11. 三日入厨(古代风俗,新娘结婚三日后到厨房做饭。借指初入社会或刚任职。)
  12. 数米而炊(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13. 无米之炊(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14. 越俎代庖 (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15. 炊烟袅袅 (由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形容香气散发;悠扬婉转等意思。)

关于做饭的名言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 [宋代诗人]
  2.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史记》(俎:读zǔ,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3.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厌:满足;脍:读kuài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关于做饭的诗词

  1.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唐·白居易 《舟行 江州路上作》
  2. 湘湖烟雨长菁丝,菰米新炊滑上匙。——宋·陆游 《渔夫》 (菰:读gū。菰米:就是茭白,生于湖泊中,结的果实像米,很稀有。)
  3.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宋·范成大 《早发竹下》
  4. 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唐·白居易 《烹葵》
  5.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唐·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空林:疏林。藜: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致送。)
  6. 厨香炊黍调和酒,窗暖安弦拂拭琴。——唐·白居易 《偶吟二首》
  7. 洪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唐·韦应物 《易言》
  8. 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唐·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9. 酿酒栽黄菊,炊粳折绿葵。——唐·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粳,稻的一种。)
  10. 想千岁、楚人遗俗。青旗沽酒,各家炊熟。——宋·张孝祥 《拾翠羽》
  11.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12.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唐·张说 《喜度岭》
  13. 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宋·辛弃疾 《鹧鸪天》
  14.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宋代文学家]

描写做饭的句子

  1. 鸡蛋煎好了,我握住大勺把儿,也想像爸爸那样颠一下勺儿,露一手让他瞧瞧,没想到竟把煎鸡蛋颠到地上去了。
  2. 妈妈和我一起揉面粉,不到十分钟,我的胳膊又酸又疼。
  3. 我自作聪明想显示自己的“手艺”,哪知道蒸熟的馒头一个个像石头疙瘩无精打采地躺在蒸笼里。
  4. 油锅烧得冒烟了,我这才麻利地把大虾倒进去,翻炒几下待大虾变成红色。我又把兑好的白糖、醋和盐加了进去。随着“滋啦”一声响,那特殊的香味立刻扑鼻而来。
  5. 我按照爸爸说的程序做红烧肉,尽管味道不好,可爸爸、妈妈对这道菜仍赞不绝口。
  6. 从小到大,都是母亲做饭。无数个黎明,母亲早早起床做好早饭。中午,下地劳作回来的母亲顾不上歇息,就又赶做午饭。晚上亦如此,待洗刷净已是月上柳梢头,母亲才能坐下喘口气。
  7. 在这样高温闷热难耐的夏天,爸爸围着灶台,辛勤地忙碌,汗水滴滴答答从脸上淌下,身上的衣衫被汗洇湿,和水洗了似的。
  8. 我把液化气打开,再往铁锅里倒了点油,等油烧热了,就把大葱和火腿肠放进了锅里炒。一放进去锅里就噼里啪啦的,吓得我连忙从厨房里跑了出来。妈妈问我怎么了,我说:“锅里噼里啪啦地响像放鞭炮,我害怕!”妈妈说:“这是因为菜上有水,过一会儿就好了。”于是我又回去,鼓起勇气用铲子继续翻炒着。
  9. 我先把切好了的菜放进盘子里,再把锅子洗干净。然后,倒些油在锅里,这时,油星溅到外面了。我看到了这种情况,就想到妈妈炒菜时就是这样,油星溅到身上。我连忙闪开,心里怦怦直跳,但鼓足勇气的我把火腿肠和黄瓜还是倒入了锅里,幸好没溅出。我翻来覆去的炒,接着,又加了点盐和味精后,再拌了几下,直到 炒熟为止。最后,我用铲子把菜铲到盘子里,让同学们尝了尝,大家都说又香又好吃。我听后甜甜地笑了。
  10. 婆婆先给青菜洗了个澡,又往锅里倒了一些油,等油热后,小青菜们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就被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几分钟后,一盘炒青菜就出锅了。
  11. 原来,包饺子的学问还真不少:馅要剁碎,面不能太软,捏时左右要配合好,皮儿要圆,馅装多少要适当,边上要捏严实。于是我们又重新干起来。这回包的饺子可真像样,一个个排成整齐的队伍像等候检阅一样!这第二锅饺子可真香,我们端着碗,高兴得边吃边跳。
  12. 她伸手抓过一张面皮,用竹片儿抹一点肉馅,刮在面皮上。然后,纤纤细指,灵巧地合在一起,用力一摄,往桌子边上一扔,便出现了一个圆鼓鼓的像猫耳朵似的小饺子,翘着两只尖尖的翅儿。——姜天民《失落在小镇上的童话》 

关于做饭的故事

  1. 东坡肉的历史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苏轼任徐州知州时,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便指点家人烧成红烧肉回赠给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便称之为“回赠肉”。苏轼贬谪黄州时,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肥而不腻。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苏轼二任杭州知州时,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担肉给他拜年,苏轼便命将猪肉和酒烧好后给民工吃,家人误听为黄酒和猪肉同烧,大家吃后反而觉得更加酥香味美。“东坡肉”美名便慢慢传遍全国。
  2. 愚人食盐  愚人食盐,是佛教的寓言。故事梗概是: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去亲戚家吃饭,主人在菜中加盐,菜都很美味可口。傻人以为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的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结果,他尝到的不是美味,而是又苦又涩吃了想吐的味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是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3. 怀表成了鸡蛋 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4. 厨师的祖师爷  隋文帝在开国初期,食遍山珍海味以至腻烦,由于食之无味,大量御厨招杀身之祸,厨师纷纷改行,隋文帝广贴黄榜征御厨。詹鼠愤而揭榜,叩见隋文帝,告知最好吃的菜肴就是"饿"。隋文帝急于找"饿",带着大臣跑遍大街小巷,饥肠辘辘。这时詹鼠奉上做好的菜肴“金鸡报晓”,隋文帝吃后龙颜大悦,并悟出治国安邦之道。从此,隋文帝体恤民情,励精图治,使隋朝走向兴盛。为感念詹鼠,隋文帝封詹鼠为詹王,民间尊詹王为厨师福星,餐饮业敬詹王为祖师爷。
  5. 烤小饼  我拿了一条毛巾围在腰间就开始了工作。妈妈负责和面,我在旁边准备白糖粉和柠檬汁混合而成的糖霜,然后我把装着巧克力的锅放在电炉上,这样就能把它化成稀的了。妈妈把和好的面摊平在面板上,我用彩色塑料模子把它们做成星星、心、树和马的形状。一切准备工作完毕以后,我就把它们放在一只铁盘上,推进烘箱里,每过两分钟我便忍不住要过去看看是否有的已经熟了。十五分钟后,那些小饼终于变成黄褐色,但是还需要把它们弄凉。我用小刷子蘸些稀释的巧克力涂在饼上,我把糖撒在茶碟里,并把刚涂上糖霜的饼也放了进去。我又把糖粉撒在剩下的饼上,还洒了些巧克力粉和胡核粉。烘干的时候我们把饼放在了一个大铁盘上,等到饼上的糖霜固定住了,我就可以拿下来吃了。
  6. 点柴禾  要点火了,我拿起火柴盒抽出一根,往砂皮上擦,可怎么也擦不着,我仔细一看,唉!原来由于太紧张,火柴拿颠倒了,火柴头被我捏住了,咋能擦得着?然后我颠倒过来又重新擦了一次。这下子,没等我凑近柴禾,短短的火柴已燃尽了,烧得我手指好疼。我忍着疼,又重擦了一根,柴禾终于点着了。

[关注公众号“作文素材吧”,可下载电子文档]

作文素材吧 www.zwsc8.com

适用主题

相关素材
官方公众号“作文素材吧
微信搜索并添加关注
热点素材即时推送  海量素材随手查询
关于网站         站内导航         服务条款
ICP1400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