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考试”的好词好句

浏览次数: 有用:

描写考试的词语

  1. 紧张、自信、忐忑、慌张、期待、期盼、紧迫、担心、害怕、轻松、焦虑、顺利、成功、中榜、落第、胜利、愉快、高兴、激动
  2. 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花怒放、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3. 蓄势待发、成竹在胸、鸦雀无声、悄无声息、左思右想、反复推敲、一刻千金、分秒必争、争分夺秒、忐忑不安、狗急跳墙、抓耳挠腮、心如刀绞、金榜题名、名列前茅、传经送宝、惊悸不安、如坐针毡、心神不定、魂不守舍、坐立不安、六神无主、心烦意乱、不寒而栗、胆战心惊、心惊肉跳、七上八下
  4. 瞪目结舌(瞠:读chèng,瞪着眼。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5. 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形容说话十分急迫或紧张。)
  6. 动魄惊心(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7. 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8. 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9. 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10. 张口结舌(结舌:舌头不能转动。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
  11.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12. 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13. 毛发倒竖(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形容很害怕,很紧张。)
  14. 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5. 神色不动(神色:神情面容。遇到意外或紧张的情势,能镇静对待,表情不变。)
  16. 屏气慑息(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17. 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18. 神色仓皇(仓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
  19. 晏然自若(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20. 大魁天下(大魁:指旧时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即状元。指中了状元。)
  21. 屡试不第(第:科第。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取。)
  22. 朱衣点额(穿朱衣的人点头。旧称被考试官看中。)
  23. 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24. 人镜芙蓉(比喻考试将获得第一名。)
  25. 天子门生(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或殿试第一名者。)
  26. 连战皆捷(指打仗接连取得胜利。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27. 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28. 功成名就(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29. 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30. 及第成名(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31. 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读guǐ,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32. 行香挂牌(学政到省后例行的仪式。行香:到孔丘庙烧香。挂牌:出牌公告考试地点、日期等。)
  33. 开科取士(科: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34. 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35. 小题大作(小题: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文句命题。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36. 春风报罢(报罢:考试不中。指考试落第。)
  37. 异路功名(旧指没有科举考试,凭功劳而得到的官位。)
  38. 大汗涔涔(形容因天气炎热或心情紧张而导致浑身汗流如注的样子。)
  39. 桂林一枝,昆山片玉(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关于考试的诗句

  1.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关于考试的句子

  1. 今天,李老师突然说数学课换成语文课。同学们按惯例联想到语文考试的来临。因为通常只有考试才会换课,而且内容也学完了,不会真的是考试吧?我立马出了一身冷汗。然后浑身如绵,六神无主地擦了一下额头上豆大的汗,因为我还没复习呢!我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抽出了语文书,目不转睛地争分夺秒地看。这简直是比燃眉之急还燃眉之急啊!没复习,考砸了怎么办?
  2. 心,在加速地跳动。抬头望望钟,总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真想一把抓住它,就再也不放。直到“叮——叮——叮”的钟声响起,才感觉复习得差不多了。但此时,浑身像绷紧的钢丝一样紧张。走廊上突然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我连忙转身去看。
  3. 监考老师宣读完考场规则,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只有窗外不识趣儿的鸟儿依旧在唧唧咋咋地叫着。鸟叫声没完没了,却也遮盖不住大家伏案奋笔疾书的沙沙声。落笔声此起彼伏,让本来严肃的监考老师眼里也多了几分满意的神色。啪的一声巨响,不知谁的水笔掉在了地上。没有骚动,在答题的同学依旧执笔狂书,在思考的同学依旧凝眸思索,掉笔的那个默默地捡起笔当做没事儿一样继续着考试。
  4. 早上七点五十,我抱着笔袋和大叠的稿纸,随着走廊上匆忙来往的人流,涌进了期中考试的考场。找到位置坐定,离发卷尚有6、7分钟。抬头看看周边的同学,多面无表情在做着考前准备,间或有人在小声低头交流什么。虽说从小学走到现在,考试早已如家常便饭,时时有,常常在,但心里仍免不了有些许紧张。收回目光,我把玩着手里的笔,集中精力想让它在手指上转几个漂亮的圈,却怎么也转不起来。笔一次次掉落在课桌上,“啪”的声音在静静的考场里似乎有些突兀,让紧张的我更添了几分慌乱。
  5. 铃声响起,考卷一张张传到后面,卷子上清新的字迹黑白相间,但我却顾不上感觉墨香里的明丽。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答题。心中默默地提醒自己一定要仔细,可怀里却彷佛揣了只小兔子,不断地上蹿下跳。努力回忆那些平复心态的方法,可似乎一点也不起作用,只觉得每一次心跳自己都可以听得到,呼吸也有些急促了。甩甩笔,抛开烦扰,不敢有丝毫懈怠,笔尖跟着大脑迅速在考卷上填写着。
  6. 不久,卷子答完了,可心里的紧张却没有退去一丝一毫。反复检查、演算,恨不得额头上再多出一只眼睛,帮着再看仔细些。眼前仿佛有数个小叉在晃动,结成一张大网将我团团包裹进去。时间过得飞快,我瞪着腕上手表的指针,翻看着试卷,试图亮出火眼金睛,在最后几分钟再抓出几分。
  7. 成绩出来的那一刹那,天空顿时昏暗了下来。四处升起一种凄凉感,瑟瑟的风吹动布满灰尘的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周围人的话语和笑声仿佛隔了一千光年的距离,像是鬼魅的耳语。这世界瞬间陌生起来。
  8. 周围的空气是浑浊的,我不安地扫描四周。铃声一响,监考老师开始发卷。我拿到试卷后深深呼吸,瞳孔紧紧盯着每个字,生怕错过哪个字,心跳开始加速,双手有些颤抖出汗,周围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
  9. 开始动笔了,四面八方传来答卷的声音,令人惶恐。忽地碰到难题,槽糕,这道做过了,答案却忘记了。有点后悔,心头难受起来,眉头紧皱,头脑发昏,汗流浃背,紧握手中的笔,目光久久停下在那里,不肯离去,僵持几分钟后,不甘的放弃了,还时不时的回想着。舒缓情绪,微微抬头,旁边的同学以飞快的速度写满了整张试卷,不经感叹,也提高了速度。一个半小时艰苦地挨过了,在最后一秒我终于交上了试卷。
  10. 本以为我会淡定的等着卷子传到我手上,但是看到老师抱着卷子走到教室里来的时候我就有种嗓子里有异物的焦灼感,看着桌子上的小黑点脑子里迅速的转着这两天临时抱佛脚的复习内容。老师在点卷子,我下意识的看看周遭的同学,大家表情各异却都有紧张的神色,我也觉得自己浑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
  11. 考试技巧贵在练习。生活之中,我还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学会积累,语文积累好词好句,数学也要多积累难的题目,英语则是语法项目。
  12. 许多人都曾经问过,我们为什么要考试?为何而战?在考试场外面,在炎炎烈日下,一群人密密麻麻地挤在考场的门外,坐立不安。干涩的嘴唇,疲惫的身影,而最让人揪心的是那充满了焦灼、紧张、渴望、忐忑、还有心疼的眼神。当结束的铃声一响,考生们涌出来,这群人就涌上去。眼神里满是小心翼翼,又充满了不安的探询。看到孩子带着自信的微笑,眼神就亮了;看到孩子有些沮丧,心就一沉,但马上镇定自己,安慰孩子,他们就是我们最亲近的人。那种感觉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为了父母灿烂的笑容,更为了自己未来的成功,即使再苦再累我们也应当坚定信念,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13. 考试时会有一些紧张,但不能过于紧张,要沉着冷静,应临场不乱,不犯低级错误,切忌看错、写错。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认真分析试题,仔细推敲,先易后难。考题你容易别人也容易,因此遇到容易的题不要忘乎所以,要细心谨慎;考题你难别人也难,因此遇到难题莫惊慌,要认真思考。做到基础题拿满分,中档题不失分,争取战胜难题,并注意把握时间。而且要熟练掌握老师教给的应考技巧,工整作答,最大限度地向卷面要分数!
  14. 期中考试既是知识的检测,又是意志的磨炼。我们在考前复习中也许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展示自己,不管成绩怎样,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不逃避,不放弃,勇敢的面对。
  15. 在巴西有这么一种植物,阳春三月,它小得可怜,只有拇指那么大;金秋十月,它一天能扩展3米,它的枝叶几天就能把一亩地长满。它就是著名的巴西火红花。你可巴西火红花为什么能够生长得如此迅速吗?科学家发现,在十月之前的几个月里,火红花一直在努力生长根部。经过数月的努力,它的根就像一棵大树那样壮,因而也有了惊人的爆发力。学生也正是如此,学习数月,蓄势待发,如今考试的号角已经吹响,胜利的旋律已在空间回荡。英雄弯弓,箭在弦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动起来吧,请带上最锐利的头脑,握紧最有力的拳头,拿出我们的智慧,拿出我们的勇气,挑战每一场考试,去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16. 面对目标,锲而不舍,有志者事竟成;面对考试,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回搏?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
  17. 我觉得自己太失败了、太马虎了、太大意了。归根到底还是平时努力程度不够。我应该发奋学习,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要发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我深知“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将化悲痛为力量,下次一定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老师,在学海上扬帆起航,奋勇前进!
  18. 通过这次考试,让我感受到了考好的那种心情。考好时心里就想吃了蜜一样,不,应该说比吃了蜜还甜,从心头一直甜到心底。那种喜悦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这就是我考试后产生的感想。
  19. 铃声尖利地响起来了。考生们蜂拥向考场而去。所有的家长全部垂手而立。他们目送儿女们在考场门口消失,这些操碎了心的中老年人,是伴读,侍者,像老母鸡一样格尽职守,像大袋鼠一样呕心浙血。他们面对那肃静的考场,没有人敢贸然说话,敢贸然动作,氛围紧张、严峻,而且悲壮。考试的时间慢得让人窒息。
  20. 初三一次考试,由于之前没复习,在历史考试时,看到题目大部分不会,就起身离开了考场。老师很诧异,我说:我们青少年应该更关注未来……——周立波[海派清口创始人]
  21. 一次重要挑战,或许你有焦虑、有恐惧,也有激动,但我想说,请不要忘记身边所有关爱着你的人,他们是你坚强的后盾。
  22. 当人生面对许多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谨慎;当我们没有选择的时候,就把压力当挑战,给自己以信心,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能在某条路上走得很好,我就能走好! 
  23. 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考试,如小考、中考、高考……,这些都是学习后的检测,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就容易通过。可当我们毕业后走出校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你所经历的考试将会更加形式多样,高深莫测,而且有许多不经意的考试,其结果却将影响一生。
  24. 生命的可贵,在于自我的实现。锐与圆,收与放,得与失,能了然于心,必定受益匪浅,眼看考试就要来了,向前看,相信自己,我会在远方为你送去最真挚的祝福,付出就会有收获!
  25. 我坚信,我们付出了汗水,经受了考验,理想中大学殿堂的大门就一定会为我们而敞开,让我们继续艰辛却快乐的求学之路! 
  26. 人生终有许多选择,每一步都要慎重,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前方。 
  27. 当一扇门向你关上,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打开。成才的道路很多,并非只有上大学一条。如果高考失利,可以根据自己和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继续前行,抛开无谓的自责与沉沦,只要用心去工作、学习,就一定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28. 六月花开香气浓,捷报翩翩别样红。快乐蔓延数万重,亲友相贺欢喜共。举杯畅饮话成功,今朝实现求学梦。再入学府长才干,前途风光正灿烂。愿你前程似锦。 
  29. 十年付出终不悔,捷报翩翩紧相随。金榜题名最骄傲,合家欢乐开怀笑。你来我往同庆贺,笑语纷纷唱赞歌。梦想起飞心欢畅,前途敞亮更辉煌。 
  30. 迈开脚步,再长的路也不在话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难以到达。 
  31. 辛勤奋战在学海,汗水扬起成功帆。无烟战场今日起,气定神闲退万军。心态良好细审题,才思敏捷答考卷。自信人生二百年,收获人生好前程。
  32. 戒骄戒躁考佳绩,十年寒窗搏此时。

关于考试的故事

  1. 俞敏洪三次参加高考 很多人知道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俞敏洪说,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靠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挺到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
  2. 父子三人同堂高考  2009年,在湖南邵阳县,肖和清父子三人成了名人。在当年的高考中,父子仨一起参加了考试。结果出人意料,此前一直打工,如今已是43岁的父亲肖和清取得了244分,超过了高职专科批录取线,而两个儿子则名落孙山。成绩出来后,肖和清说要好好规划规划自己的人生。“今年不管是哪个学校录取我,我一定要去读!我原来干过种养业,第一志愿肯定填生物专业。”6月29日,肖和清说,“这是为了实现23年前的理想。”透过傍晚丝丝晚霞,在肖和清眼里我们看到了一颗隐藏在深处不曾泯灭的梦。
  3. 法国高考  法国高等教育结构较为复杂,学位种类独特,高考制度也有别于中国等许多国家。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得到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原则上说,所有通过高中会考的高中生,即获得BAC的人,均可申请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医学系、牙医系、药学系及技术学院等除外。由于名额有限,这些院校和专业一般采取淘汰制招收大学新生。 为让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况,法国高校招生实行预注册,即提前登记志愿。预注册一般在每年三四月间进行,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法国绝大多数学校均采用电话计算机的登记方式。据悉,法国普通科高中会考及格者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可直接进入高等院校就读,而技术科高中会考及格者则仅有百分之十七的人能进入高等院校就读。
  4. 英国的考试制度  英国中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类似于中国目前的会考),即普通中学教育证书考试,通常要考8至10门课程,在规定的时间全国统考。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则还要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专门为进入大学的高考做准备。这种教育在英国也叫做延续教育。
  5. 名落孙山 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孙山的人,为人聪明又幽默,非常喜欢说笑话。有一次,他去京城参加考试,邻居有位吴先生的儿子也跟他一起去,那位父亲一直拜托孙山要多多照顾他的儿子。到了京城以后,两人住在一起,也一起进了考场。但放榜的时候,孙山得了最后一名,而邻居的儿子则没考上。而邻居的儿子心里很难过,于是决定留下来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考试。孙山一回到家中,乡亲都跑来探望他,并且很关心地问他考的如何?邻居吴先生也跑来问他儿子的考试情况。孙山笑了笑,回答他说:“你的儿子还在京城呢!”邻居急着问:“为什么呢?我儿子到底有没有考中?”孙山看了他也不直接回答,只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考生的榜单上,最后一名是我孙山,你的儿子还在我的后面,那么当然就是没有考中。
  6. 科举考试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了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被废除;在越南更迟至阮朝末年的1919年才废除,持续了1300多年。现代社会公务员的选拔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
  7. 八股取士 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中举的知识分子,都能享受一些特权,可以免除差役和税粮,进士都有官做。但是,这些人很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
  8. 范进中举  明朝,穷秀才范进多次考试未中。这次又到考期,范进要去应试,但因生计艰难,缺少盘费,幸得同学及乡邻资助,勉强成行。在考试中,范进因家庭贫寒,受尽众举子的嘲弄讽刺。考毕的归途中,范进又多次听得落第的谎报,心情十分颓丧,几至绝望。当他回到家中,突然得知中了第七名举人,一时惊喜过度,竟成疯颠。后经其岳父左右两掌,痛击其面颊,才清醒过来。(总结:对于古代知识分子来说,“科举”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了许多人才,但同时也把古代知识分子牢牢地捆绑在八股文的框架内,让他们为“功名”而神魂颠倒,甚至白白耗费了一生。范进就是一个科举制度殉道者的典型形象。 )
  9. 金圣叹:试卷连写39个“动心”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也曾三次名落孙山。第一次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二次参加科考的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又因此被除名。第三次,有“西子”题目,金圣叹提笔写道:“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结果,金圣叹再次名落孙山。金圣叹失败在了与生俱来的幽默与玩世不恭上。
  10. “六首状元”黄观  黄观是明代朱元璋亲点的状元,他自幼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在科举考试中,黄观一路过关斩将,洪武二十三年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次年应会试又考了第一名,同年,参加殿试,黄观的策论深得朱元璋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连中三元”的黄观引起了世人关注,人们回头看黄观的科举之路,发现他岂只是“中三元”,他在县试、府试和院试三次考试中(均为考取秀才功名的三场考试),都是第一名。六次考试六次第一名,这是绝对是举世难见的超级学霸,人们说他创造了科举考试史上的一个奇迹——“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11. 超级学霸崔元翰 崔元翰出生于书香门弟,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爱作文,求精进,学霸之风姿渐显,乡试、会试均考第一。可是唐朝殿试之后常常不能马上做官,还要进行三项考试,合格后才正式任命。这三项考试是:“博学宏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这三种考试难度非常大,以“博学宏词”中的“博学”考试为例,意在考查考生是否有渊博精深的学识,考试范围相当广。李商隐《与陶进士书》说“夫所谓博学宏辞者,岂容易哉?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尽究矣,皇王之道尽识矣,圣贤之文尽知矣,而又下及虫豸、草木、鬼神、精魅,一物已上,莫不开会。”这完全是逼着考生做百科全书式的人。但学霸崔元翰何等英勇,出手利索,三场考试都拿下第一,主考官于邵盛赞他说:“不十五年,当掌诏令。”这样算起来,崔元翰一生考了六个第一。

声明:图片摄影Taylor Wilcox,授权基于unsplash.com。

[关注公众号“作文素材吧”,可下载电子文档]

作文素材吧 www.zwsc8.com

适用主题

相关素材
官方公众号“作文素材吧
微信搜索并添加关注
热点素材即时推送  海量素材随手查询
关于网站         站内导航         服务条款
ICP1400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