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坚强叫“钝感力”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个新词,出自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杂文集《钝感力》。
一般来说,提到“迟钝”这个词,人们想到的都不是什么好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敏锐”是褒义词,意味着聪明、睿智、灵活,而“迟钝”则往往带有贬义和否定的成分,给人呆板木讷的印象。
如果听到别人议论自己反应迟钝,那你一定会气得火冒三丈。
事实真的如此吗?《钝感力》作者渡边淳一却不这么认为。
在渡边看来,钝感反而是一种才能,能让我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
他举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例子:
在他初出茅庐的时候,参加了一个文学沙龙,这个沙龙聚集了一批跟渡边一样,刚刚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O先生,就是其中最有才华的。
因为当时大家都刚入行,所以没有多少稿约。往往呕心沥血写了几个星期的作品寄给出版社,很快就杳无音信。那种打击非常大,会让人非常消沉。不过渡边和大多数作者一样,一边抱怨编辑有眼无珠,一边借酒消愁排遣郁闷。埋头喝上它三天三夜,酒醒之后,重新燃起创作的欲望。
但O先生不一样,他性格天真敏感,容易受伤,又因为才华出众,十分自负。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就一直消沉下去,难以东山再起。
几年后,O先生就从文坛上消失了。而此时渡边淳一已经熬过了寒冬,在日本家喻户晓。当初一起参加沙龙的新人,也有五六位获得了大奖,功成名就。
渡边认为,有才能的人不一定就能成功,能让才华经过磨练熠熠生辉的正是坚韧的钝感力。O先生正是由于缺少钝感力,所以面对打击难以恢复过来。钝感力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钝感力”说白了就是迟钝的力量,而且专指对于挫折和烦恼的迟钝。
现代社会节奏飞快,竞争激烈,太过敏感者更容易受伤,有如“玻璃心”一碰就碎。倒不如钝感一点,脸皮厚一点,虽然有时候让人感觉有点木讷,但却不那么容易陷入烦恼和绝望。
中华民族的“钝”智慧
其实,炎黄子孙的“钝”智慧历史更悠久。
许多我们最熟悉不过的成语,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宠辱不惊、韬光养晦、深藏不露、以柔克刚、知足知止、难得糊涂等,无不与“钝感力”有关。
儒家思想中的“恕”、释家文化中的“忍”、道家推崇的“顺其自然”也都指向了“钝感力”。
“钝”在汉字中的释义是不锋利、不灵活、不迅速。但是“钝感力”却是经过后天的磨砺而沉淀下来的综合素质,是“敏于心而钝于形”,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力量。
古代先贤们非常注重修身养性,他们身上就具备了许多“钝感力”的特点,例如:不急不躁、不易怒;不喧不争、不易挫;不随波逐流、不易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易畏……
如何培养“钝感力”?
一个人的“钝感力”与先天性格有关,但也可后天习得。
钝感力差的人首先需要学习一个简单的人生道理:人无完人。苛求自己亦或是苛求他人都是在剥夺一个人的生命乐趣。遇事不纠缠、不勉强、不畏得失才是智慧的态度。
钝感力差的人,还要记得多微笑,多运动,多晒太阳。积极的肢体语言搭配注意力的分配和转移,通常可以有效提高对情绪的把控力,从而逐步让自己变成一个“迟钝”的人。
钝感力有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这五项铁律其实是一种理想化的标准,普通人很难一蹴而就,我们不妨把它作为一个长远目标,慢慢要求自己,一步步去靠近。
[关注公众号“作文素材吧”,可下载电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