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才子,遗珍未央
人物导语
说起《人间词话》,可能有人还不太熟悉,但如果说起“人生三境界”,恐怕大家都能立马吟出以下三句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人生三境界”定义就是出自王国维的著作《人间词话》。
一代宗师,灿然有光
王国维,汉族,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世家。
王国维先生一生自辟蹊径,跳出前人窠臼,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造诣和创新。
在文学和美学研究上,他创作出以《人间词》和《人间词话》为代表的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他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
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王国维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在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的成果主要收集在《观堂集林·史林》中。王国维先生结合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和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以地下的材料(考古)与地上的材料(文献)的印证比较来考证古史,在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文物、古代北方民族和辽金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
在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以西方的哲学问题作为出发点,以西方哲学模式为依托来整理中国古代哲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雏形。
王国维在多个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因此,梁启超称赞他为“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素材点拔:王国维先生成长于东西方文化接触、碰撞的时代,他不舍弃国学,但也不拘泥于古人,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把古、今、东、西学问共冶一炉,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因而走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的治学之路。
适用话题:继承与创新
秉性耿介,不畏权威
在1892年考上秀才之后,王国维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清代汉学家们研究学问的“正途”——考据学。
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根本方法是“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即从广泛的资料中收集证据,并检验不利于此证据的种种假设。
考据学虽然也是做学问,对它和科举应试的八股文相去甚远,对考取功名毫无裨益,因此受到他父亲王乃誉的坚决反对。可是王国维对这种治学方法非常认可,并未因父亲的反对而放弃。
当十八岁的王国维撰文批驳晚清大儒俞樾的《群经平义》时,来自父亲的反对达到顶峰。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学问可谓博大精深,一时无两。王父认为论地位、资望、学问和文章,俞樾绝不是王国维这样的“后生小子”所能质疑的。
但在王国维看来,学问面前应当不分尊卑,一视同仁,前辈大师不一定就都对。所以他依然坚持对俞樾进行批驳。
素材点拔:王国维在学术上保持独立思考,不迷信、畏惧权威,这是他做学问取得大成就的原因之一。
适用话题:不畏权威 独立思考
坚贞不移,孑然独立
王国维自幼受中国传统教育培养,中国传统学问功底深厚。虽然后来追求新学,又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但王国维对中国传统文化依然保有脉脉深情。
1923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选拔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推荐,出任南书房行走(相当于现在的“机要秘书”),得以整理大内各种珍藏。
1924年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后来王国维出任清华教职。在深受西学浸染的清华校园里,王国维先生依然留着一条象征着满清子民的辫子,显得那么不合时宜。这种欲以一己之坚贞与社会相对抗的想法,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而言,显得极为愚执可怜,但如果仅就个人品格而言,也有其可敬的一方面。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而死。他在遗书中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关于王国维自杀的原因,后世有多种猜测。与他同为清华导师,且精神相通、过从甚密的陈寅恪先生认为他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殉节,因为“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陈寅恪在给王国维撰写的碑文中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素材点拔: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情,所以在国家风雨飘摇、传统价值体系分崩离析的时候,王国维才会感到深深的悲哀和无奈,进而以身为文化殉节。他面对时代洪流时的独立和坚守,值得我们每个人敬重。
适用话题:传统文化 坚守与妥协 独立与自由
[关注公众号“作文素材吧”,可下载电子文档]